【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期: 中共笔架山农校支部成立

发布日期:2021-03-05
点击:

中共笔架山农校支部成立旧址位于汤家汇镇笔架山村境内,原为由笔架山大庙改建的笔架山甲种蚕科学校。笔架山大庙始建于明末清初,占地面积2210平方米,庙宇为正殿和东西两侧殿,共80多间,后被国民党军队烧毁,大部分现已维修、重建。辛亥革命后,全国掀起废除科举制度、兴办各类学校的浪潮。


image.png


1915年、商城县政府收回笔架山大庙庙产,利用庙宇办起笔架山乙种蚕科学校,时称“别科”。1917年,因办学规模渐大,改为笔架山甲种蚕科学校,亦称笔架山农校。学校主要为山区培养蚕桑技术专门人オ,学生毕业后,可报考大学,学制为4年,按甲、乙、丙、丁的顺序编班,课程主要以蚕桑为主,另设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英语、动植物等。笔架山甲种农业(蚕科)学校从1917年至1929年立夏节起义,先后招生10班,毕业7班,为中国革命、建设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1924年8月,詹谷堂、袁汉铭等思想进步的师生来到笔架山农校成立青年读书会、演剧社等进步组织,宣传马克思主义。后经詹谷堂介绍,李梯云、周维炯等7位同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党小组,不久扩大为党支部。


image.png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走上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道路,笔架山农校的进步师生也积极投身革命,他们中很多人参加了革命队伍,为革命奉献出了宝贵生命。

中共笔架山农校支部是金寨县第一个党支部,也是鄂豫皖边区的重要建党基地,为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