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第二十二期:葛藤山战斗

发布日期:2021-07-02
点击:

19335月,蒋介石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在反“围剿”斗争中,红二十五军在攻打红安七里坪及皖西北保卫战中遭受重大损失。102日,中共鄂豫皖省委率红二十五军主力由皖西北向鄂东北转移,经由西河通过黄麻公路时遭敌猛烈截击。红二十五军被分割,一部分由吴焕先率领突围到鄂东北地区,尚未通过公路的约1000 人由徐海东率领,退回皖西北地区。

image.png

        19331011日,皖西北道委在南溪吕家大院召开会议,重建红二十八军。红二十八军在皖西北道委的领导下,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逐步摆脱了自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以来的被动局面。

  1934311日,在大别山区连续转战多日的红二十八军由古碑冲出发,准备取道赤南县的葛藤山,到大埠口地区进行休整。很多战士已经两天两夜没有休息,又抬着伤员、背着缴获的枪支弹药和粮食,因此行军速度缓慢。当部队进抵南溪附近的葛藤山一带时,天快要亮了。

  312 日凌晨,饭还没有做熟,国民党军第五十四师一六一旅已从南溪攻上来了,机枪和迫击炮轮番进攻火力很强。军长徐海东与政委郭述申研究决定,利用葛藤山有利地形诱敌深入,打一场伏击战,挫敌锐气。

image.png

  徐海东和红八十二师师长梁从学、红八十四师师长黄绪南研究了一下地形和敌人的部署情况,决定先把敌人“调动”一下,然后歼灭。徐海东决定由红八十四师一营坚守阵地狙击敌人,第二第三营隐蔽集结于葛藤山待机。红八十二师一营、二营向葛藤山西南簸石沟佯动,造成敌之错觉,将第一六一旅主力诱至簸石沟一带,当敌人以主力进攻簸石沟时,又令红八十二师留一个排的兵力将敌主力紧紧吸引,其余的兵力顺着一条山沟隐蔽地撤下来。

  敌人只看到红军两个营在山上运动,却没看见其撤下来,便误认为葛藤山是红军主阵地,遂将兵力、火力转向葛藤山。红八十二师主力协同红八十四师二营、三营从东面迂回至敌人侧后,突然发起猛攻。

  簸石沟的一个排和葛藤山东南山脊的红八十四师一营也乘势出击等敌人发现上当,已经来不及了。敌人遭红军三面夹击,顿时阵脚大乱。激战半个多小时,敌人两个团除一个营外,全部被歼灭,剩下100多人退到葛藤山前的双子庙,在刘树春的带领下继续顽抗。

  敌人不投降就让他灭亡!战士们把刚刚缴获的手榴弹集中起来,十几名战士顺着草丛和灌木丛匍匐前进接近敌人,突然向敌人的防守阵地投出大量手榴弹,战士们趁机猛冲,挥起大刀一阵猛砍,敌人死伤无数。战士们冲到庙前发现有人躲在里面就大喊“快出来不出来就丢手榴弹了!"就听里面说“我出来,我出来,你们不要放枪。”随即走出一个军官,满身尘土,一副狼狈不堪的样子,他就是国民党第五十四师代师长、一六一旅旅长刘树春。

  葛藤山战斗,红军活捉了国民党第五十四师代师长、一六一旅旅长刘树春以下130多人缴获长短枪172支、机关枪8挺、子弹5万多发和迫击炮弹200多枚。

  葛藤山战斗是徐海东将军果断决策,运用机动灵活的战术,发扬红二十八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此次胜利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斗争热情,配合了红二十五军在鄂东北地区的反“围剿”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