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 月 1 日上午,党中央隆重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七一”讲话不仅面向全国,也面向全世界,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关键时间节点,全面回顾了我们党走过的百年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建立的伟大历史功勋,精辟概括了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系统总结了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实践启示,深刻阐明了新征程上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七一”讲话立足党的百年华诞的重大历史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回顾光辉历史,擘画光明未来,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是新时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最为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我们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的核心内容,我们要紧密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紧密结合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紧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自己的工作,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一百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百年征程,历经千难万险,一路披荆斩棘,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中国共产党的这种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正是我们干好任何工作所必需的。作为一名党校的老师,要接好艰苦奋斗的接力棒,斗志昂扬地走好教学科研之路。我深知这条路绝不是什么一马平川的康庄大道,而是荆棘丛生、充满艰辛的曲折山路。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只有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人才能顺利抵达彼岸。在其位,谋其职,既然主动选择了这条路,唯有踏实奋斗。要保持激情、保持真心,辛勤耕耘,感受着快乐,收获着成功,相信汗水一定与鲜花并存,力争为党校发挥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我们找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找到了一化和三改相结合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找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只有正确的道路才能解决真问题。正确的道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书本上抄来的,不是从别国照搬过来的,而是在实践中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中得来了。重视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密切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成功之道。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是党校老师搞好教学科研工作、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为此,要练好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参训学员、深入相关机构等多听、多看、多交流,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不搞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这样备出的专题课才能有鲜活的素材、才能接地气、也才能引起学员的共鸣,写出的调研报告、资政报告才不是空谈,提出的对策建议才有实用价值。要立足岗位、勇担当,勤学苦练、增本领,不畏失败、不厌其烦,多讲、多写、多历练,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深信越努力越优秀,名师是不练不成。
三、一叶荣华春秋意,年月回首却思量。纵观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绝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几经坎坷、历经磨难,最终走向了成功。党在挫折和曲折探索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深化了对中国革命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党以这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元素、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取得了彪炳史册的功勋。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党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也是有规律可循,在工作实践中要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事半功倍,反之则劳而无果。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善于及时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调研、课题研究工作,找出差距,改正缺点,发扬优点,在学思践悟中提高认识、把握规律,创新教学科研的方式方法,从而更快更好地进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是不是善于总结思考,收获大小、提高快慢是不一样的。如果忙忙碌碌,只是机械做事,陷入事务主义,是很难提高认识和工作水平的。”
四、念我口中食,分君身上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涌现出无数忘我奋斗、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容、那一串串永不褪色的名字,光耀了历史的星空,标定了精神的坐标。他们舍生取义,推翻三座大山;他们艰难求索,引燃真理之火;他们扎根奉献,点亮温暖人间;他们埋头苦干,不计荣辱得失。他们的样子,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作为一名党员,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全力以赴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在县里安排的防洪防疫、文明创建、电车上牌、乡村振兴等服务群众的工作中冲锋在前,尽心尽力;在本职教学科研工作岗位上,学在前、干在前,团结帮助同事,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高度,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服从集体的利益。在名利面前让一让,在名利上和待遇上不计较、不攀比、不失衡,不为名利“遮望眼”。
五、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百年来,我们党为何能永不懈怠、一往无前,不断经受住各种考验?唯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正是在理想信念的感召和指引下,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无论要完成什么样的目标任务,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我们党都能团结带领人民一路攻坚克难、无往而不胜。中国共产党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一个信仰迷失、政治上缺乏定力甚至两面做人的人,精神上必然空虚,名利面前必然患得患失,诱惑面前也就必然不讲操守、不守底线。为此在工作生活中要用理想信念不断锤炼党性、砥砺忠诚、升华人生追求。要坚守共产党人的义利观,正确处理义利矛盾。在利益诱惑面前守住名节,在现实考验面前拿出觉悟。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始终保持浩然之气,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破“底线”,不越“红线”,不触“高压线”。孜孜不倦追求,踏踏实实干事,干干净净做人,不负共产党员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