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天堂寨镇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16-12-23
点击:

  9月30日——10月5日,调研组深入天堂寨镇各村组农户,通过实地察看、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查阅扶贫档案等形式,对当前精准扶贫工作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天堂寨镇位于鄂、皖两省三县交界处、金寨县的西南端,距沪汉蓉高速公路下道口36公里,距县城梅山120公里,镇域面积243.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7万亩、水田1.68万亩、山场面积17.37万亩、水域面积6429.25亩。天堂寨镇下辖7个行政村,总人口17834人。2016年,通过“精准识别”,全镇共甄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115户3138人(因灾新增9户30人),一般贫困户524户1770人,低保贫困户428户1161人,五保贫困户163户207人,水库移民32户39人。

  根据计划,天堂寨镇2016年预脱贫393户1336人,2017年计划脱贫246户808人,2018年计划脱贫248户674人,2019年脱贫219户292人。该镇将通过10种脱贫路径解决脱贫问题,具体为光伏产业脱贫203户,种植业脱贫177户,养殖业脱贫64户,易地搬迁脱贫220户,教育资助104户,技能培训脱贫45户,劳动就业脱贫120户,医疗救助脱贫177户,政府兜底脱贫300户,通过其他方式脱贫10户(由于存在一户多法,故脱贫方式总户数大于贫困总户数)。

  二、精准扶贫工作情况

  (一)组织领导有保障。该镇成立了脱贫攻坚办公室,由分管领导任主任,班子成员、镇直单位负责人、村书记为成员,负责全镇精准扶贫工作部署、督办、推进,为精准扶贫工作的统筹、深入、持久推进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工作推进有举措。该镇党委、政府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工作队干部、村两委干部进行精准扶贫政策知识培训,提高了全体干部精准扶贫工作能力;通过宣传车和各村广播进行播放宣传,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全体镇、村干部及工作队干部与扶贫户“结对子”,深入帮扶户,与群众交心谈心,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因地制宜制定了帮扶措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基础。

  (三)监督问效有力度。坚持纪委督查和指挥部督导相结合,即每个阶段工作完成后,指挥部督导组对照工作任务、时间节点、目标要求等,对各村进行督导,对存在的问题当场提出整改意见,整改后进行复核销号。对未按期整改、整改效果不明显或不认真履行职责的,由镇纪委牵头,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督查,责令整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基础设施薄弱。山区环境恶劣,交通条件落后,公共服务欠缺,产业基础薄弱,行路难、用电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突出,受 “6·30”洪灾影响,全镇基础设施损坏严重,农田房屋受损,有些地方道路交通不便,贫困户无法吃上旅游饭。

  (二)思想观念落后。贫困人口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思想保守,发展水平和致富能力不高,国家诸多优惠政策的实施,使部分贫困户产生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三)存在不良“攀比”现象。村与村之间存在着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的不同,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家庭状况也有较大差别,村、农户存在着“攀比”思想,保障政策的平衡非常必要,特别是对于政策边缘农户,尺度把握不当会造成群众心理不平衡。

  (四)扶贫资金紧缺。一是资金不足,项目安排有限。贫困村所需要扶持的项目多资金量大,而每年的专项财政资金有限,无法满足贫困村扶持需求。二是部门整合资金难度大,不利于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的开展。虽然贫困村都有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挂点联系,有不少单位资金有限,没有资金投入贫困村参与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机制没有真正落实。三是产业开发资金有限,产业开发难以形成规模。围绕贫困村产业开发项目只是山核桃、瓜蒌等,实施的项目分散,形不成大规模。

  (五)主导产业匮乏。近年来,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加上贫困地区支柱产业还没有完全形成,贫困村群众收入远远低于全县普通农民收入,还没达到全市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水平。特别是在深山区和高寒区,由于近年来投入较少,发展较慢,贫困村群众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四、对策建议

  (一)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村组道路建设,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推进农村水利、电力、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发展条件。同时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推进两个搬迁进度。全面落实相关奖补政策,努力改善全镇贫困村居住环境,全镇贫困户易地搬迁327户1091人,水库移民搬迁44户156人,目前共签订协议289户,建设规模486间,镇将加强对各安置点建筑质量、建筑进度的监管力度,要求施工队按照技术规范倒排工期,加班加点完成搬迁。

  (二)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工程。继续发展茶叶、天麻、山核桃、高山蔬菜、中药材等主导产业,目前全镇流转土地6000多亩,专业合作社60家。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全镇已安装太阳板314户。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目前已签约天堂寨金银谷休闲农业示范园项目。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把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有机结合,开展好“天贶节”等民俗活动。积极支持群众发展农家乐、特色农产品市场等旅游服务项目,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观光农业等,天堂寨镇各类宾馆、客栈、农家乐330家,通过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增加就业,切实增加困难群众家庭收入。

  (三)切实增强群众就业创业能力。通过基础教育、能力培训等多种途径,全面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围绕镇内企业的用工需求,结合贫困户特点,根据其家庭的劳动力现状、文化程度、致富意愿等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培训套餐”,鼓励农村闲置劳动力积极参与相关技能培训,弥补贫困家庭脱贫致富能力的“营养缺失”。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定期提供技术指导,因地制宜加大以种养为主体产业的扶贫力度。

  (四)保障兜底扶贫政策实施。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贫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特别是低保特困户、智障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因大病大灾生活困难的人,要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严格落实各项救助政策,推动扶贫开发与农村五保、低保无缝衔接,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做到应保尽保。结合“同心示范工程”,我们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帮助,以解决贫困户的实际困难。

  (五)保障扶贫资金落实到位。一是进一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全面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建立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二是认真做好扶贫贷款工作。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农户积极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有计划地发放扶贫到户贷款,兑现贴息资金。三是围绕精准扶贫工作,将“雨露计划”、扶贫培训、社会帮扶等扶贫项目精准扶贫到贫困户和贫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