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寨县桂花村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17-12-05
点击:

  一、基本情况

  1.村情简介:桂花村位于金寨县东北部,响洪甸水库上游,典型的库区一线村,距金寨县城26公里,火车站8公里,周边与二区县三乡镇六个行政村相邻,总面积12.94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占90%以上。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干旱季节有60%以上群众饮水问题存在严重困难,全村有6000亩山场发展板栗,目前有4000亩板栗山场需要进行退耕还林,水土流失严重,生态不平衡。2014年10月被列入全县71个贫困村之一。

  2.贫困人口识别。全村辖20个村民组,704户,2484人,现有贫困户216户、451人,占全村人口18%,低保户93人,五保户41人,移民人口1320人,占全村人口的53%。该村现有劳动力868人,占总人口的35%目前外出务工人数782人,占总人口的32%,外出务工人员大多从事建筑业和加工业,以体力劳动为主。该村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525元,低于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8551元的12%,其中贫困户人均纯收入2250元,占全镇人均纯收入的27%,由此可见,该村发展步伐大幅滞后于全县平均水平。

  二、主要成效:

  该村精准扶贫工作在各级、各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一定成效,2014年该村脱贫36户100人,截至目前各项基础设施成绩斐然。全村共有14个村民组已修通水泥路,总里程12公里,预计今年11月底全村全部通水泥路,总里程15.6公里,新修通4条生产用路10公里,全村交通条件大大改善。全村已有9个村民组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90%以上村民能喝上安全干净的饮用水;全村通电率100%,通讯覆盖率达90%,安装了60千瓦的村级集团光伏发电站,54户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其中贫困户42户。2015年该村被列入11个省级美好乡村中心村示范点之一,整合各类资金达1000万元以上,重点实施了300万元茶叶基地建设项目,180万元农民文化乐园建设项目,70万元的安全饮水项目,200万元桂花保护工程,80万元的河堤加固及治理,50万元的整村推进扶贫产业化项目,420万元的绿化、亮化、污水处理、停车场、立面改造、生态桥等12个专项资金建设项目,计划在12月底前全部完工。

  三、存在问题

  1.村民的总体文化素质不高,掌握科学种养技术的人少,尤其是在发展产业上,百分之80的农户还是靠传统的手工采摘方法,机械化利用率低,新的技术和思想一时之间接受缓慢,全村大多数人是文盲或者半文盲,导致发展无门路,生产无技术,外出务工难。

  2.交通不便大大制约了该村经济发展,全村共有2条3.6公里的组级公路狭窄且坑凹不平,12条生存用路需要扩建,导致居民生产资料难运进,农副产品难卖出或者价格低。

  3.剩余劳动力少。外出务工者多,导致本村剩余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较多,劳动力严重不足。无法有效参与产业与基础设施建设,导致贫困农村“造血”功能的梗阻。

  四、对策和建议

  (一)结合移民搬迁,大力打造乡村旅游业。

  扎实推进移民扶贫搬迁工作,将全村居住在交通不便的偏僻地的村民搬迁至中心村或集镇等集中居住,统一规划,建设特色民居和星级农家乐,发展茶叶观光采摘休闲示范园、桂花观光园、解决20户贫困户居住困难和经济来源问题。依托千年桂花王品牌优势,着力打造“十二桂”、6公里国家健身步道和星级农家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二)结合整村推进,大力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利用美好乡村建设的机会,做好桂花王中心村示范点和马鲜路绿化、亮化建设各项任务,清理中心村及道路沿线违章乱搭乱建,新建道路绿化带2000米,安装路灯100盏,实施6个自然村庄环境整治,建设垃圾焚烧池,组建环境督导队,实现庭院净化、村容村貌美化亮化,争取县移民局和扶贫办资金,建设几条通组水泥路,分年度实施维修村里当家塘工程6口。二是多方争取资金,建设村民组生产道路,方便村民出行和发展生产。新建防洪加固河堤,保障村民居住安全。

  (三)结合实际,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群众增收和提高集体经济实力。

  1.扩大茶叶种植面积,更新茶叶品种。

  (1)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力争户均茶园1.5亩,扶持推广本土茶叶优良品种和其他茶叶良种,每年定期更新改造良种茶园;建设若干个观光茶园,面积6.7百亩,修建观光人行步道,引水沟渠,栽植观光绿化树,培育发展茶园山庄个体大户。

  我们组建成立一家桂花村茶叶专业联合社,旨在大力培育茶叶市场经济人和茶叶大户,利用本村茶叶的品牌优势,提高茶叶销售力度,促进茶叶市场繁荣,并将茶叶市场做大做强。

  (3)发展壮大桂花产业,促进茶产业多元化发展,扶持发展壮大桂花育苗基地建设,计划每年培育桂花苗木基地20亩,培育桂花苗木50万株,扩大桂花苗木对外销售渠道,依托市级龙头企业福驾茶石破天惊进一步发展“六安桂花瓜片”“桂花红茶”系列品牌茶叶产量,增加发展桂花产业经济收入。

  2.积极发展毛元竹种植,增加群众收入来源

  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对库区一线村民组实施低产老栗园退耕还林600亩,多渠道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来源,计划每年新辟毛元竹园100亩。初步培育毛竹市场,引导毛竹向深加工方向发展,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3.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争取县扶贫和移民扶持,再完成建设一处60千瓦的光伏电站,力争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万元以上下一心成立桂花村桂花专业合作社,统一收取桂花出售给本村企业,。加快推进对西冲、尧湾、寒冲3个组1000亩茶叶示范园建设力度,项目建成后,计划村级全部将土地流转过来,再统一对外发包出租招商发展现代农业,收取适当土地流转费用。依托“千年桂花王”和“六安瓜片”原产地优势,加快建设“桂花谷”,着力打造十二桂,发展培育旅游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