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推进作风建设,笔者随机在D单位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深入开展排查,认真进行了梳理汇总,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表现形式
(一)调查研究不够深入,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等现象偶有发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D单位坚持以上率下,层层示范带动,D单位党委班子及单位职工开展调研时轻车简从、简化接待,深入到有关偏远乡镇、村居农户、一线企业学校,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党委班子示范带动下,单位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调查研究。但在10月-11月大排查活动中发现有22位职工均认为把深入基层当成“苦差事”的心理还普遍存在;和群众打交道的工作能力不足,工作不够扎实,在相关工作中走形式、走过场,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也仍然存在。
(二)服务群众方面缺乏耐心与细心,公共服务意识尚待提高
D单位历来十分重视对全体职工群众观念的培养与强化,要求全体职工时时处处以党章为镜,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永远把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行动宗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时时刻刻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但在本次大排查过程中通过对收集的意见进行梳理,发现在服务群众方面还存在着以下3点问题:第一,服务意识有所欠缺,不能完全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第二,服务群众过程中耐心与细心不够,没有坚持做到俯下身子倾听群众的诉求,服务效果难以让群众感到百分百的贴心。第三,未能全方位地站在群众利益的立场上,存在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
(三)落实工作方面慵懒无为、不作为隐患犹存
此次大排查过程中,综合其中17位职工的观点,认为该单位有部分职工在落实工作方面尚有以下4点不足之处:有的职工思想上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缺乏积极进取的干劲有的则是工作不够务实,只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工作落实不精准;敢于担当精神仍需加强,不作为的思想还未完全烟消云散;工作拖沓,办事效率不高的现象仍然存在,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四)文山会海容易反弹,简单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问题时有出现
D单位坚持问题导向,不断精简文件会议简报,优化检查考核评比。建立公文处理监督管理机制,严格审批流程,最大限度控制发文数量。但是,仍有极少数党员干部以当前各项工作任务较为繁重等为由,存在着简单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重形式轻落实等思想。在本次调查中有14位职工认为单位在开会方面还存在会前准备不够充分,会议发言不够精简,会议纪律不够严格,会议发言不够务实等问题。
二、成因分析
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六年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四风”取得重大成效。尽管面上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已经基本刹住,但仍然呈现出隐形变异、窥测反弹的新特点,尤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推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找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必须深挖根源,找准“病灶”。
(一)政绩观扭曲导致脱离实际胡乱作为
俗话讲,“无利不起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是凭空产生的,之所以总有党员干部想方设法为之,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往往能够制造出好看的“政绩”。党员干部重视政绩,这本身无可非议。但是,有的党员干部却只重显绩不重隐绩,只练唱功不练做功,只做秀不做事,抓工作只要“短平快”不要“长远实”,更有甚者还弄虚作假,搞“数字政绩”“虚假政绩”,蒙蔽群众、欺骗上级。当政绩观发生扭曲,做工作不是为了让群众满意,而是为了让领导注意,对这些为了博眼球、显“政绩”现象必须仔细甄别、坚决说“不”。
(二)缺乏担当、本领恐慌导致慵懒无为、不作为
慵懒无为、不作为归根到底与缺乏担当精神、欠缺担当本领有关。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自然遇见好事就办,遇见困难就拖,遇见矛盾就躲,“只求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缺乏担当本领,不会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就只能照搬照抄上级要求,“上下一般粗”,妄图“一把钥匙开各种锁”。
(三)“官本位”思想影响导致脱离群众高高在上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积弊甚深,与传统文化糟粕的流毒有着密切关系。这当中,“官本位”思想和“面子”文化影响最深。受“官本位”思想影响,一些党员干部自觉不自觉地就有了“官老爷”做派和“衙门作风”,出门“讲排场、耍威风”,群众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讲面子“”好面子“等思想深深根植,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的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习惯层层陪同、前呼后拥,有的习惯以开会解决问题,大会小会”各方代表“都得到齐以显示重要重视等,归根到底还是”面子“文化作祟。
(四)发现难和监督难导致心存侥幸,少有顾忌。
形式主义之所以屡禁不止,还在于形式主义的边界线往往不是那么明晰,甄别起来有一定困难,给监督和问责带来一定难度。特别是形式主义者往往又会摆出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具有极强的迷惑性。
三、对策与建议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相比,成因更为复杂、表现更为多样、形式更为隐蔽、查处更为不易。有的问题体现在日常细节当中,尚不构成违纪问题;有些问题没有明确的标准,因此难以有效定性量纪;有的问题虽违背常理,却披着形式正确的外衣。立足监督执纪问责,建议。
(一)切实增强党内监督实效,织严织密日常监督网络
一是充分发挥巡视作用。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为巡视的重要内容,重点发现被巡视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是否存在违反民主集中制、独断专行,作风粗暴、态度蛮横等问题,是否存在滥发文件、文山会海,不顾实际、层层加码,调查研究不深入、出台政策不切实际等问题。二是紧盯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通过定期参加有关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开展谈心谈话等途径,对领导干部进行精准画像,见人见物见细节。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督促领导干部带头从谏如流、敢于直言,坚持实事求是,严于自我剖析,对发现的问题认真整改。三是充分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了畅通党员参与讨论党内事务的途径,拓宽党员表达意见的渠道,我们鼓励党员负责地向党实名反映组织和党员存在的问题。
(二)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发挥鲜明导向作用
一是充分运用第一种、第二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二是继续强化第三种形态、第四种形态,加大查处问责力度。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情节性质恶劣的、造成严重后果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始终保持高压惩治态势,既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又追究领导责任、党组织责任,对典型问题公开通报曝光;三是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对尚未纳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但党员干部群众反映较为突出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问题进一步梳理总结提炼,纳入重点查处范畴。结合实际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并通过不同方式予以通报,强化宣传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