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时代领导干部培训工作日益加强,干部培训的内容和形式逐渐多样化和规范化,基层党校纷纷引进人才、拓展教学形式,基层党校教师,尤其是现场教学教师职称申报评定问题日益增多,现分析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学课时计算标准不清
由于基层党校现场教学场地分散、大小不一,教学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一场在30分钟左右,有的一场在一个小时左右。现场教学教师职称申报课时如何计算,折算系数多少,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
2.教学内容现场讲解课与现场点评课界线模糊
县区党校现场教学课,什么是现场讲解课,什么是现场点评课,区别的标准是什么,需要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让基层党校提升教学水平有参照的依据。
3.岗位设置有待细化
随着中央对干部培训的日益重视,各个基层党校加大人才引进
的力度,人才组成结构比较复杂,专业形形色色。基层党校组织员没有行政职级,会计、计算机等专业人员职称评定难度增大。
4.高级别专业技术职称申报条件过高
申报高级讲师论文著作条件要求3篇C类刊物论文或2篇C类、2篇D类论文。大学C类学报一般接收本科院校或市委党校以上论文,县级党校教师一般很难发表C类论文,高讲职称申报困难重重。此外,随着高级讲师的年轻化,县级党校教师在评高讲后是否也有机会参加教授职称的申报,需要参照什么条件,在安徽省委党校【2012】25号职称申报文件中,没有相关规定。
二、几点建议:
1.统一标准
安徽省委党校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比照课堂教学标准,核定现场教学课时折算系数,确定现场教学职称申报课时标准。制定现场教学现场讲解与现场点评课方案,以便更好提升现场教学水平。
2.细化岗位
安徽省委党校联合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一步细化县级党校岗位设置,简化流程,充分考虑县级党校组织员、会计、计算机等特殊专业人员的职称申报。
3.降低条件
安徽省委党校结合基层党校的现状,适当降低部分职称申报条件。申报高级讲师论文著作条件可以考虑调整为2篇C类刊物或1篇C类、3篇D类论文。同时,我们考虑让县区级党校高讲职称教师有机会申报教授职称,以充分调动基层党校高讲职称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