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关于金寨县委党校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20-11-18
点击:

摆脱贫困是大别山人民几千年来的梦想,如今梦想成真。2020年4月29日,大别山最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革命老区的金寨人民欢呼雀跃,庆贺摘掉了贫困县帽子。

近年来,在金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金寨党校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号召,把脱贫攻坚作为最重要工作摆在第一位,充分认识到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是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为此,党校为了做好帮扶联系村脱贫工作,领导带头,全力以赴,全面覆盖,靶向准确,精准施策,重点支持,向斑竹园镇街道村及斑竹园村累计投入扶贫资金及捐款100余万元,购买或帮助销售农特产品40余万元,到村帮扶2500余人次。通过不懈努力,党校所帮扶的重点贫困村——斑竹园街道村已于2017年实现了整村出列,该村26户91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至2019年27户92人全部脱贫;党校参与帮扶的一般贫困村——斑竹园村142户、528人,至2019年已脱贫138户、523人,贫困发生率也降至2%以下;2020年斑竹园村其余4户5人已全部脱贫。街道村2019年集体经济收入28万余元,人均纯收入达9850元;斑竹园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余元,人均纯收入9500余元。脱贫户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得到保障的目标。

党校荣获2017年度四类单位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二等奖,赵丕、罗庆、柏耀钰三人先后荣获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奖。所帮扶的两村脱贫攻坚工作多次考评优秀。

党校为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加强领导,全力以赴,全面覆盖

党中央作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以来,党校校委始终把做好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加强领导,每年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布置脱贫攻坚工作,要求领导带头,党员带头,全体在职干部积极参与,明确任务,每月走访至少1次,掌握实情,精准施策。

2016年,金寨县委党校就成立了以常务副校长吴继彩为组长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组,并明确分管副校长赵丕专抓脱贫攻坚工作。2018年底,根据人事变动,吴继彩亲自负责脱贫攻坚工作。

1.抽调专人组成驻村扶贫工作队

自2016年以来,在县委组织部和县扶贫开发局的支持下,党校先后抽调4人(其中副处级领导干部1人)驻村专门从事脱贫攻坚工作,其中1人担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1人担任村第一书记,1人担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1人担任专职扶贫队员。他们长期吃住在乡村,与广大群众打成一片,与镇村干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同时为党校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提供第一手资料。

2.全体干部都确定了帮扶对象

斑竹园街道村共有736户,2945人,,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7户、92人;斑竹园村共有543户,1885人,,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2户、528人。

2016年,党校15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15户、58人;2017年,党校21名干部,结对帮扶46户、176人;2018年,党校41名干部,结对帮扶88户、314人;2019年以来,党校41名干部结对88户、321人。每位帮扶干部每月至少到联系户走访1次。有的同志生病了,有的女同志怀孕了或生小孩了,仍坚持到联系户走访帮扶。许多贫困户感慨:我们住在深山有远亲。

二、党建引领,大力推动,精准施策

为了推动工作落实,克服包保对象多、任务重、难度大等困难,取得实在成效,党校以支部共建为引领,突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支持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为重点,全面开展脱贫攻坚。

1.党校支部与斑竹园街道党支部建立联合党总支,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联合党总支,充分发挥“火车头”引领作用,带领帮扶村积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脱贫攻坚战方针和政策,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决执行上级决定,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如,联系村的重大脱贫举措包括项目建设、扶贫措施、资金支持、公益岗位安排、政策落实等都由联合党总支会议研究决定,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做到公开、公正,让群众满意。积极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提振广大贫困人员奋斗精神,营造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良好氛围。

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通过实地调研,党校与帮扶联系村先后制定了《金寨县委党校帮扶街道村三年规划(2015—2017年)》《街道村脱贫攻坚三年规划(2015—2017年)》《金寨县委党校帮扶联系村三年规划(2018—2020年)》。

3.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既扶志又扶智

党校积极支持帮扶村(1)建立新时代精神宣传所,积极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和国家的脱贫政策等,组织开展“感党恩”教育和“端正家风”的宣讲活动。(2)开展文化扶贫活动。开展“五好家庭”评选表彰活动,如推出了好媳妇王远秀,被市文明办评为“六安好人”;开展“五星文明户”“好婆媳”“好儿女”“好夫妻”“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宣传优秀党员胡长安、热心民企王景义等在扶贫工作中的典型人物事迹,得到省文明网等各级网站推荐和好评。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宣传贫困户自强典型,树立新风,乡风民情面貌焕然一新。(3)联系《安徽日报》向日葵公益助学服务中心、《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社等公益组织结对帮扶贫困学生。4)以农民文化乐园为平台,在各个安置点开展如看望留守儿童,孤寡老人、交通劝导、义务理发、免费体检等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4.精准施策,支持帮扶村实施产业和就业“两业”的脱贫模式

支持街道村成功申报建立就业扶贫驿站1个、扶贫基地2个、扶贫车间1个,成功争取文化和旅游部乡村旅游扶贫资金100万,建设大别山旅游驿站1座;支持斑竹园村发展核桃1500余亩,优质花椒300亩,拐枣200亩,发展林下养鸡2000余只,林下养羊300余头等等。

积极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努力在种养业上培育出一批创新致富能手,使帮扶村户均掌握1门实用技术,成为掌握劳动技能的新型农民;为两村能够上岗的贫困人员安排公益性岗位60余个。积极与有关企业联系,介绍贫困人员就业。

5.支持帮扶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2017年为街道村争取和投入资金137.5万元,建成村组级道路2条、总长0.8千米,实现了全村村组级道路的全覆盖。(2)帮助街道村争取资金45万元,新建自来水厂1座,完成河坪组、竹园组3500米自来水主管道铺设及入户工作,已达到自来水直通每一贫困户的要求,确保饮水安全。(3)帮助街道村争取100多万元资金,建设规范化农民文化乐园1座。(4)支持帮扶村大力整治环境,加强美丽乡村建设。(5)协助街道村完成3户危房改造,实施朱家老湾棚户区改造,使得几十户受益。

6.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支持项目建设    

2017年、2018年党校累计捐资32万元支持街道村建设114千瓦光伏电站1座,作为村级主导产业发展,为该村每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增加20多万元,贫困户家庭每年因村集体光伏发电项目收入分红2000多元。2019年党校再次筹措资金9万元,帮助街道村建立特色手工作坊,带动6户贫困户就业发展。

7.捐款捐物予以捐助

干部集体、个人及联络各方捐款及捐物价值共计10万余元支持该村,如党校集体或个人每年为贫困学子、贫困家庭成员生重病等都要捐款捐物,如为重病患者捐款1万多元。联系上海中森顾问公司捐赠10000元资助5名贫困学子;联系中国民航局来县委党校开展党性培训,期间学员现场募捐4420元,资助5户贫困对象;联系南京万独叶文化公司为重病患者捐款3万多元……

三、模范践行,事迹突出,群众赞誉

党校领导始终坚持在扶贫一线,党校所有帮扶干部也是脚踏实地开展扶贫工作。

县委副书记、县委党校校长王思春主抓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他对广大人民群众具有深厚感情,始终把做好脱贫工作作为己任,呕心沥血,身体力行,他跑遍了金寨的山山水水,对金寨的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如:

 2017年2月以来,他先后深入果子园乡姚冲、佛堂坳,汤家汇镇金刚台村、豹迹岩村等村,走访多户贫困户,召开驻村扶贫工作队座谈会,掌握实际情况,提出帮扶措施。

2020年3月,他在梅山镇调研时再次提出了扶贫精准要求:一要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夺取战“疫”战贫双胜利,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二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做好“四类重点户”三级包帮,要摸清底数,落实包帮责任,制定完善“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三要突出“两业”攻坚,及时引导帮助贫困户扩大就业和发展产业,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四要加快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双基”水平。五要统筹有机衔接,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无缝对接。六要强化党建引领,形成集中攻坚的强大合力,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

在王思春的建议下,金寨县提出了“长短结合,以短为主,以长带短,以短促长”产业发展思路,突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三有”目标。提出了“抓党建,促脱贫”的法宝。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创新开展“四联四帮”“引擎工程”和“能人回归”工程,探索“1帮1”精准帮扶、“1帮N”全面帮扶、“N帮1”的重点帮扶等形式,为金寨实施十大扶贫措施、推进十大扶贫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思春多次到党校召开会议,提出指导意见和要求,大力支持党校的帮扶工作。

王思春为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作出了榜样,为县摘帽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校常务副校长吴继彩,多次提出要提高政治站位,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要务来抓。每年,多次在校委会以及全体教职工会议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县的扶贫工作指示,提出了抓好扶贫工作,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体现,就是实践人民至上理念的重要体现,就是务实工作作风的重要体现。

吴继彩每年都要抽出大量时间,几十次到帮扶村进行扶贫调研、开展帮扶工作。

她多次联系有关单位、爱心人士对贫困人员进行帮扶。如2017年初,她联系海军指挥学院在斑竹园镇和双河镇结对帮扶45户。再如街道村一户贫困户的儿子得了重症,近年来为了治病,该户花费巨大。为此,她多次联系县众爱公益协会等单位,为该户捐款,减轻了该户困难。

 

原副校长李叶坤于2016年5月联系海军指挥学院为斑竹园福和小学捐赠价值10万余元的电脑、电视、桌椅和图书等用品。

党校原派驻斑竹园街道村,担任第一书记的罗庆,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投身到脱贫攻坚一线,他工作务实,不怕苦、不怕累,始终坚守岗位,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街道村整个情况摸得非常清楚,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扶贫措施。在他带领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在党校的支持下,重点贫困村——街道村于2017年顺利出列。

罗庆考取省直单位公务员后,接任他工作的是党校外训部副主任柏耀钰,担任驻村扶贫副队长。

 

柏耀钰到任后,为斑竹园街道及斑竹园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为了争取村公共建设项目,他多方面争取资金,不遗余力;为了建设斑竹园特色手工作坊一条街,提高贫困户就业收入,他全力以赴;为了帮助农户销售特色农产品,他深入多地,广泛联系;特别是在充满危险的特殊时期挺身而出,展现了驻村扶贫干部的良好形象。

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积极投身到村防控一线,他每天要到几十户村民家进行防控知识宣传和劝导、摸排回乡人员、值守卡点、测量体温、发放物资等,他耐心细致,从不喊累。在村干部及驻村扶贫人员努力下,斑竹园街道及斑竹园村无一新冠肺炎病例,赢得了上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

 

工会副主席、老教师徐生文积极参与扶贫,赢得帮扶户的好评。

徐生文有1户扶贫对象,户主是残疾人,他的孩子也得了重度病症,为了给孩子治病,花去大量费用,该户一贫如洗欠下大量债务。徐生文联系该户后,视该户如亲人,切实帮助解决困难。一是帮助解决该户欠债和医疗费问题于是,他积极找到县农村医保办反映情况,请求支持。有关部门,充分利用政策,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援助,2017年以来帮助报销住院医疗费用累计27万余元,同时协助村扶贫专员通过扶贫社会网、水滴筹等方式开展捐助活动,2018年及2020年两次共募集捐款3万多元,向党校申报救助款4千元,向县众爱公益协会申请救助1.6万元,向南京万独叶文化公司申请募捐3.8万元,自己还捐款捐物。二是帮助解决子女就业问题。2017年2月,徐生文,找到金寨县干部培训中心的负责人,介绍该户女儿到此单位餐厅服务部工作,每月固定收入近3000元,为该户解决了就业这大事,使该户收入大幅提高。三是帮助该户发展产业。该户2016年以来,每年养1头老母猪下猪崽;2017年养羊40余只;2018年、2019年、2020年每年养黑毛猪3—6头。这个扶贫效果,调动了该户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他们高兴地说“我们要做‘羊长官’,我们要做‘猪司令’!”,“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率先脱贫。”四是真情帮扶、不辞辛劳。徐生文虽然已经59岁了身体也不太好但他把扶贫作为己任2017年以来,深入该户50余次。有两次他为了尽快落实扶贫措施,带病入户有一次他还晕倒在去扶贫户的路上但他从不叫苦叫累。他往返30余次到县医保等部门为该户办理医疗费报销。

该户在徐生文卓有成效的帮扶下,每年人均纯收入都超过10000元,远远超过了金寨县贫困人口脱贫线,2017年一举脱贫,成了全村脱贫道路上的“领头羊”,受到镇政府和街道村的多次表彰。该户十分高兴,多次表示,要不是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要不是有徐生文等这样党的好干部真心帮扶,他家肯定会债务累累,举步维艰。

 

党校办公室为了提供扶贫保障、搞好服务,在派车、调整工作等方面尽心尽力。

县委党校的脱贫攻坚成就得到了广大干群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赞誉,为街道村及斑竹园村实现全面小康,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