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为六安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添动力,为老区绿色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助力。六安茶谷建设继续在做大做强六安茶产业链,提高茶叶附加值,宣传推广六安茶产品和品牌,打造六安茶情怀,六安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茶企和茶农得到更多的实惠等方面亟待加强。更要全力以赴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打造一批绿色、生态、高效茶叶生产基地,强化品牌建设,多途径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强力支撑。麻埠镇作为六安茶谷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全力以赴。
一、基本情况
麻埠镇位于金寨县东北部,地处金寨、霍山、裕安三县区交界处,响洪甸水库中下游,是典型的山区、库区、茶区、边区和旅游区。全镇总面积133.8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居委会,126个村(居)民小组,1.6万人。是中国十大名茶六安瓜片的原产地和核心区,是红二十五军的诞生地。2014年,市委、市政府自启动了“六安茶谷”建设项目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紧紧围绕“为生态增绿、为旅游添景、为农民增收、为产业增效”的目标,立足山、水、茶等特色资源,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已初步建成了以响洪甸、桂花王两大片区为核心、覆盖全镇所有6个村的美丽茶谷。
二、茶谷建设成效
(一)产业大发展,茶叶品质好起来了;依托六安瓜片原产地的优势,麻埠镇借助茶谷建设的机遇,从六安瓜片茶的品质、品牌、品位、品种的提升入手,加快茶产业的发展壮大。目前全镇已发展优质高产茶园20000余亩,年产成品茶近800吨,产值2.5亿元,茶谷规划区内群众茶叶单项年人均增收3000元,极大的支持了我们的脱贫攻坚事业。优良的茶叶资源,吸引了百年老字号谢裕大、一笑堂、幸福茶农、福驾等多家大型茶企来镇投资、落户兴业。
(二)绿色大发展,村庄环境美起来了
通过加大茶谷区域环境整治,拆除危旧房屋、新建污水处理场、绿化带,群众生活环境明显改善;通过拆除网箱、水面违章建筑,消除了污染源,优化水质,确保了群众饮水安全;通过实施水土保持项目、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增强了山区生态环境承载力。通过近三年多的持续打造,以响洪甸、桂花王为代表的两大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区基本建成,对外知名度和接待能力大幅提升,休闲响洪甸,茶谷慢生活正在逐步形成。
(三)茶旅大融合,群众腰包鼓起来了
茶谷建设以来,我镇举办了4场次开茶节等节庆活动,发展了32家茶谷小院,以及26家商务宾馆,如养心山庄、齐态等。桂花王等茶谷小站2个。其中1号茶谷小院还被评为省5星级农家乐。共接待外来考察团270批次以上,接待游客近70万人次,综合创收4亿多元。逐步形成了游在“红石谷”,玩在“将军湖”,吃在“农家乐”,住在“茶谷小院”的旅游产业格局,延长了旅游产业链条,为生态增绿,旅游增景,农民增收,小城镇增容,产业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茶旅融合的良好局面。
(四)项目大建设,镇域实力强起来了
近年来,全镇积极整合各种资源,投入茶谷范围内的公共设施和旅游服务项目建设,以提升麻埠的对外形象和旅游品质。2014年以来,实施茶谷大门楼、滨河步道、环湖大道、桂花王观光平台等120多个茶谷建设项目,投入资金3亿多元,其中政府性投资就达到了8000多万元,极大改善了茶谷的环境和麻埠面貌,促进了旅游发展,提振了干群精神,增强了乡村振兴的信心。
三、下一步规划:
将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继续加大推进茶谷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一是突出产业创新干。一要从产业品质上创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发展标准基地,比如说茶园,从环境、土壤、品种、栽种、施肥、灌溉、管护都要有标准;进行标准化制作,比如采摘、加工(传统和机器)、检测、包装都要有严格的标准。开展标准营销:线上与线下。也要制定严格的质量管控标准,要有专门的机构对其进行监测,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二要从经营模式上创新;加大技术研发和改造力度,比如在茶叶制作过程中要推广柴改气;烘制过程中要节省人力研发新设备,在基地管理过程中要引进现代物联网监管技术等。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力度;加大产业基地向农业经营主体和大户的流转和入股力度,推动基地向大户集中,实行规模标准化经营,切实保障产业持续健康向前发展。三要从品牌营销上创新。要依托原产地的优势,打破地域界限,以麻埠为中心,做好六安瓜片茶核心区的划定、认定、制定和搞定工作。加大品牌营销宣传,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采用税收优惠等杠杆加大对茶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引导更多的经营主体在当地纳税,增强地方持续增收的后劲。要做实两单(订单、保单),切实解决农户产品销售难和抗风险能力低问题。四要从产业品位上创新。进一步挖掘六安瓜片的传统工艺、历史文化,申请非遗认证,强化六安瓜片的茶康养、茶工艺、茶文化,推进茶旅深度融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二是立足生态精细干。坚持生态宜居目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大林长制和河长制落实监督检查力度,坚持最严格的林地保护制度,除必要的公共建设外,禁止林木采伐,毁林开荒。加大三线三边长效机制落实监督检查力度,加快“三大革命”力度。为了加快茶谷升级版建设,建议市里从茶谷沿线乡镇自然资源禀赋、产业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较好的乡镇中重点选择一批点,进行重点精细打造,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在此建议打造环独山-响洪甸-诸佛庵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高起点规划,放开来招商。
三是提升内涵高标准。加大对乡村文明创建的投入力度,从制度层面制定投入的重点和数额。比如说,村里要组建演艺队,要有几个规定的节目,要演出多少场次,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支持鼓励。要加大对乡土文艺人才的挖掘和培育力度,设定考核标准,如果考核不错,可采取每月给予公益性补贴的方式进行支持培育。要加大对传统古村落的保护,我到浙江江山考察,我们参观的2个村就是传统村落保护的好,充分发挥了宗祠、姓氏、名人文化来开展旅游工作,通过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四是强化保障合力干。建议市委、市政府成立高规格领导组,明确牵头领导,认真研究政策、谋划争取项目、承接对接各方、建立推进机制;成立专门机构,指导督促检查,实实在在帮基层想办法、解难题,助力乡村振兴。乡镇也要围绕茶谷建设,按照有产业、有颜值、有底蕴、有后劲、有活力的要求,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