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汤家汇镇位于金寨县西北部,分别与河南省商城县及本县南溪镇、双河镇、铁冲乡、关庙乡接壤,是典型的山区镇,地形地貌复杂,镇区西高东低,镇区中心为山间盆地,总面积269.3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30.9万亩,森林覆盖率79.5%。全镇下辖12个行政村(街道),192个居民组,总人口5.1万人,农村人口4.79万人,农村劳动人口2.63万人。长期以来,全镇坚持生态林业为主,生态环境得到很好保护,但民生林业尤其林业特色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较为薄弱,林产品多而不强、特色不鲜明,群众经营习惯和水平较为落后,板栗、油茶、毛竹、山核桃、杉木用材林等全县传统产业规模都不大,林业带动群众增收不明显。但是,这也为今后林业产业发展保存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为新的产业发展布局提供新机遇。
二、发展思路
一是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好现有资源。好的生态环境特别是良好的森林生态是留给子孙后代的最普惠、最长久的财富,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将好的生态要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效益,逐步实现生态产业化,促进群众增收,社会发展。
二是巩固现有产业基地建设成果。近几年,结合林业项目和产业扶贫安排,山核桃和油茶产业基地也有了一定的规模,关键要培育成林、见效,还要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才能有效引导群众参与进来。同时也要加强引进市场主体,参与山核桃和油茶产业基地发展,探索更适合本地的发展合作模式,引入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
三是坚持适地适树。全镇大部分土壤含沙量高,结合本地的地理条件,合理选择适合的产业树种。
四是坚持市场导向。产业发展目的是增加收益,产业选择上要充分考虑产业的前景,符合长期的市场需求。
五是坚持长中短结合。根据海拨高低、土壤结构、交通条件等因素,分别布局长期、中期、短期见效的产业。
六是紧盯碳汇经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跟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减排目标,关注能源交易市场,让我镇手中的森林资源转化为可上市交易的碳交易指标资源,转化为发展需要的资金资源,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植树护林的成果。
三、产业方向
1.优先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我镇的森林资源总量大、保护完好,红色旅游基础得天独厚,正在兴起,红绿结合,旅游潜力巨大。在点上重点推动开发森林景观游,打造以金刚台为主的2-4处森林旅游目的地,尽快完善提升基础设施,加大宣传力度,培育品牌,增添吸引力,发挥点的效应;在面上依托良好的森林资源和环境,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红色景点绿化美化、民宿建设,培育打造康养基地。
2.引导发展大别山山核桃产业。发展大别山山核桃,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山区地理环境适合,市场需求旺盛。目前全县主要依靠天然分布,产量小,燕子河、天堂寨、关庙新发展成功的规模也不大。可以选择海拨较高土层深厚的抛荒地、低产栗园、房前屋后空地,统一采购本县的良种苗木,规范发展,建立一定规模的丰产基地。
3.提升发展杉木为主的用材林基地。汤家汇镇杉木林面积将近1.5万亩,同时距离叶集木材市场近,交通方便,木材销售经营成本比县内其他乡镇低,具有比较优势。一方面要加强现有杉木林中幼林的抚育管理,通过实施森林抚育项目,改造提升林分质量,努力培育大径材。对近熟、成熟林分,合理规划设计,逐步进行采伐更新。另一方面要发展杉木新造林,利用适宜的荒山荒地,结合老化板栗林改造,拓展造林空间。
4.其他涉林产业发展。近年来,金刚台景区知名度日益提升,随着小南京到泗道河旅游道路的开通,汤家汇镇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发展方兴未艾,乡村农家乐蓬勃发展,外来游客不断增多。可以引导群众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地块等四旁四边,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因地制宜发展梨、桃、葡萄、猕猴桃等其他林果品种,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建设采摘体验园,依托农家乐提供给外来游客消费。汤家汇镇是西山药库主产区,可以利用中药材种植传统优势,引导群众有序发展中药材种植等林下经济产业,增加收入渠道。
综上分析,汤家汇镇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平均海拔较高,气候优越,土壤肥沃,植被茂盛,特别适合种植山核桃。但由于群众经营习惯等原因山核桃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较为薄弱,规模不大且分布零散,产业化程度较低。应把山核桃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之一。同时强化油茶基地的管护和经济效益实现力度。
目前汤家汇全镇现有山核桃种植面积约830亩,其中金刚台村2012年以来农户零星栽植山核桃约200余亩,部分山核桃已开始挂果,门山村润林公司山核桃基地栽植山核桃550亩,豹迹岩村茶叶基地2020年套种栽植80亩。2022年汤家汇镇新发展山核桃种植约575亩,其中银山畈村小寨林场人工造林栽植95亩,豹迹岩村利用茶叶基地进行山核桃套种约280亩,金刚台、瓦屋基、笔架山等村农户利用四旁荒山荒地零星新栽植约200亩。
四、目前山核桃和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成熟的山核桃林。汤家汇镇没有老山核桃树林,现有山核桃多为近几年新发展栽植的,重新栽植山核桃,生长周期较长,农户经营投入成本高,收益见效慢,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
2.经营方式落后。传统经营方式,管理粗放,汤家汇镇山核桃种植多以散户为主,散户对于山核桃种植及山核桃园管理缺乏现代科学方法,大多依靠世代相传的经验,由于种植户数量多,导致部分山核桃品种混杂,产品质量层次不齐。农户经营地块散、小,普遍是“一山多户、一户多山”的现状,山核桃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低,不利于统一管理,先进技术难以推广,制约了山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3.大户带动发展滞后。汤家汇镇没有相应大户发展山核桃种植,示范带动效益不明显。产供销没有体系或者说没有搭上车,产品深加工没有相关企业支撑。
五、下一步发展建议
1.科学编制山核桃产业发展规划。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统筹兼顾、效益优先、科学发展的原则,在现有山核桃面积的基础上转型升级将核桃提质增效纳入规划。
2.培育或者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快速发展。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通市场、带基地、连农户的作用,通过走“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型生产经营管理路子,以公司为龙头和核心,以农户为基础,以服务为手段,以利益为纽带,组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把公司、农户、基地、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3.进一步加大对山核桃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加大对核桃产业的扶持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二是发展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提升核桃产业经营水平,扶持培育山核桃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使农户通过合作社、联户联组经营。三是努力提高病虫害防治、抚育管护水平,通过抚育、管理、提质,加强山核桃基地科学管理。四是争取项目对现有山核桃基地开展抚育管理等,争取早日见效。
4.短期内让油茶产业发挥效益。近几年,全镇结合新增耕地项目实施,发展了5000亩的油茶,截止2021年底,已通过程序,交还给群众本人,但是有近30%的油茶地因缺少继续管护,成林挂果较差,群众积极性不高,仍处于粗放管理状态,特别是后期补植的部分,损失严重。应积极引入东旭公司这样的大企业,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引导群众参与油茶产业,弥补山核桃短期内无经济效益的问题。一是通过村创福公司与东旭公司签订保底代购协议,设立代购点,构建扁平化渠道,最大可能让利群众,短时间内实现群众的阶段性收入提升,提高群众参与兴趣,同时也能让村创福公司实现赢收。二是结合东旭公司的产品和乡村振兴文明评比,探索物物交换、发放兑换券等模式,鼓励群众通过采摘茶籽直接换取成品油,形成产品和原材料的良性互动。三是鼓励大户牵头,成立合作社,或者直接流转附近的油茶基地,形成一批小规模的油茶种植基地,便与管护和发展,减少过大投入,降低市场风险。四是鼓励东旭公司以参与合作的基地为依托,申报上级相关项目,通过集中实施一批项目逐步实现部分基地的管护、改造,减少镇村的投入,让镇村能从产业发展中获利,以弥补前期对油茶基地管护而投入的资金缺口。
初审 | 付紫繁 复审 | 张明 终审 | 吴继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