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本情况说明
(一)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重要方式,近些年成为我国旅游消费中发展最快、效益最明显的领域之一。是我国高质量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2021年3月1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视频会。会议提出,到2025年,乡村休闲旅游年接待游客人数超过40亿人次,经营收入超过1.2万亿元;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超过1500万人。建设了一批超过10亿产值的特色小镇和产值超1亿的特色产业村,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点,成为新一代农村发展的重要引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乡村旅游及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营业收入呈现上升趋势。
在19世纪30年代左右,西方一些国家开始出现乡村旅游这一现象,我们国家的乡村旅游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较为典型的案例是浙江省的乡村旅游,它的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其中湖州,被称为“中国乡村旅游第一市”。湖州在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乡村旅游发展的长效机制,以优质服务、创新业态,实现了从最初的“农家乐”经营到“乡村生态旅游”的蜕变。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成功范本。目前,湖州市长兴县积极打造假日休闲、养老基地、生态康养等核心功能,发展了一批优质的乡村旅游产品,成为休闲度假、生态消费的中心。今天,我们就以长兴县顾渚村作为切口探讨一下顾渚村在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所采取的发展模式,从而为我们当地的乡村振兴提供一些参考。
(二)顾渚村基本情况简介
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东临太湖,地处苏浙皖交界,是一片难得的桃源之地,境内山清水秀,气候温和,常年气温比市区低3-5度,是个天然氧吧。
2019年7月28日,顾渚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名村。2021年9月,入选首批"浙江省气候康养乡村"。
顾渚村有一个办事效率高、思维开阔的领导班子,该村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全面建设示范村、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示范村、湖州市文明村等荣誉。
顾渚村的景点大多和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像陆羽山庄、贡茶院、圃里茶园等景点。顾渚因唐代茶圣陆羽在此撰写完成了闻名世界的《茶经》和盛产唐代贡品紫笋茶、金沙泉水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
二、顾渚村在实现乡村振兴中取得的成就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加深,乡村实现了自身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都市人群选择到乡村去休闲旅游,目的就是去享受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体验乡土菜肴、购买真正的土特产等。
近年来,顾渚村始终坚持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顾渚村各式各样的乡村民宿做的各具特色,这儿的经营户一年四季都忙得不亦乐乎,伴随着民宿的发展带来的一系列产业的兴起可是富了当地的百姓。
随着产业的发展,村民的腰包和大脑越来越丰富,自1999年以来,以前靠着卖茶叶、毛竹和竹笋过日子的顾渚村人,搞起了农家乐。经过20多年的发展,顾渚村由最初的农家乐升级为客栈,再到高端民宿,实现了产业的升级。
伴随着游客纷至沓来,餐饮服务、旅游车队、农产品销售、旅游纪念品制作与销售、农家乐接待咨询与投诉、农家乐集中床单洗涤和配送消毒碗筷等功能逐渐配套完善,顾渚人几乎是“全家齐上阵”,全村劳动力2000多人,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1600多人。
从办农家乐起步的顾渚村,经过多轮升级,政府、市场和百姓大协同,形成了旅游景区、现代农业、商贸物流等产业的大综合体,他们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振兴乡村,正在探索一条富有生命力的共同富裕路。
(一) 特色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顾渚村大批以民宿经济为依托的旅游业态正在蓬勃发展,男女老少主动地参与到市场中去,正以原生态的山乡美景不断刺激生态旅游。
顾渚村真所谓一家一户一民宿,共有各类客栈、民宿500多家,从三星级到五星级均有设置。据统计,每年全村接待游客400多万人次,其中上海游客占到一半以上。该村庄是华东地区较大的农家乐集聚区,由于上海游客众多,有着‘上海村’的美誉。每年除夕夜游客爆满,有‘上海村过大年’活动。”村子一年四季都有游客。据该村干部介绍,他们越是节假日越忙,往年民宿在7、8月份的时候都预订到了春节。
民宿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一大批农民迅速转型为经济参与主体,自家的房子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资产,原来不值钱的溪水、竹林、山野菜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在顾渚村,熟地笋,紫笋茶,葫芦籽、咸肉等产品无须深加工就被顾客购买走,村上有众多游客根本不愁销路。
尤其是村子的综合商场使得土特产从种植到销售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也解决了许多人的就业。
1、农民转身产品经理人
农民跨入市场后,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且具有组织性,从接送游客,到入住,到打包周边旅游资源,均有序开展。
像当地村民自己组建的车队往返于上海、江苏等一些城市,客流源源不断。车队接到客户订单后就去客户居住的小区接上人后直接到顾渚村,来回车费不过100块钱。既经济实惠又方便。
但是游客来了呆个一两天差不多就把该地玩的差不多了,怎么能让游客多呆些时日成了顾渚村民宿发展的一大问题。近年来,顾渚村整合了周边的旅游景点,以水口乡为中心,与安徽、江苏的多个景区签订协议,形成“玩在周边,吃住在长兴”的新模式。
为实现顾渚村的可持续发展,长兴县还定期对民宿从业者进行烹饪、茶道、服务礼仪、插花、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培训。定期组织人员前往民宿发展程度较高的地方参观、学习,不断提升服务质效。
2、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顾渚村民宿主赚到钱以后,开始想着不断提档升级,提供给顾客更优质的服务,他们跑到台湾、厦门等地考察当地的民宿发展,打算将个性化的格调搬到顾渚村。当地政府也极力支持这一做法,并给予了极大的支持。通过邀请大城市的专业设计机构设计,对达到要求的改造户给予改造补贴。一些高科技产品融入民宿,给客人提供了不一样的体验。生意比之前更好。他们将民宿进行统一提升,形成集聚效应、示范效应。低端聚人气,中档赢利润,高档做品牌。
3、危机之中寻商机
由于受疫情影响,顾渚村乡村公路上的旅游大巴减少了不少,商铺前也是门可罗雀。面对这一困境,顾渚村的民宿业主和村干部开展了一系列复工复产举措。他们积极打造电商平台,将顾客订单中的土鸡、竹笋、鸡蛋等农产品有序地打包、核对订单、发送快递。新的发展模式让民宿与顾客建立起良性互动,从过去实地看风景,到如今的线上卖特产,‘民宿村’已渐具‘电商村’的发展雏形。
于是,水口乡趁机建设电商产业园,依托当地物产和丰富的客源,打破过去紧靠线下民宿发展的模式。
(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乡村旅游的大发展,使老百姓腰包鼓了起来,也使得老百姓的观念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从原来“靠山吃山”变为主动‘护水爱山’,主动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
为了保护顾渚的青山绿水,村里禁止污染企业入村,同时实施生活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实现“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无害化处理链,省内独创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得到全面运用,村里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保护。
近几年,清理入户道路,换上道板砖;精心布置民宿庭院,像假山、绿植盆栽等一应俱全……经过修整的乡村民宿更显温馨雅致。环境优美的让人流连忘返。
三、金寨大湾村对比顾渚村需要提升的几个点
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地处大别山腹地,曾是全县重点贫困村之一,贫困发生率一度超过20%。2014年,大湾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42户、707人。2019年底,累计脱贫227户677人,剩余未脱贫3户7人,贫困发生率降为0.2%,已于2018年实现“村出列”。
大湾村脱贫之后,2020年9月,入选“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现在的大湾村,道路通畅,出入方便。人民生活舒适,幸福感相比于过去有很大的增强,但是相比于顾渚村的发展,还是存在着不足和短板,经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基地规模小,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
大湾村的特色产业生产基地有亮点但是规模不大,管理粗放且不够精细,没有一个主打的特色产业带动发展,顾渚村因民宿形成了一套产业链,带领村民发了家、致了富。大湾村的产业还真不少:像光伏发电、茶厂、灵芝种植、民宿、漂流、黄牛山羊养殖等等,均有发展。但是均没有形成较大规模。像大湾村现有茶园4000余亩,经过近10年的抚育打造,现已形成现代化茶园,主要生产“六安瓜片”品牌茶叶。但是,这个茶园相对于国内一些大规模的茶园来说还是有待于拓展,像这次参观的安吉县白茶基地的白茶种植在16000亩以上,此规模在合理管理和经营之下,所带来的利润是很大的,而我们大湾村只有人家的四分之一规模。大湾村的气候和地理很适合茶叶种植,我们可以精心打造、培育。使之发展为更大规模,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二)农产品营销渠道不完善
目前,大湾村的主要产业,像茶叶等一些农产品主要是靠相关扶贫单位负责帮忙销售,我们对市场多样化的需求调研不够,产品的质量在市场上竞争力如何、受众人群、产品改进提升方向等都缺乏一定的掌握。虽有线上销售,依托的也主要是对点帮扶单位的线上平台,规模有限,销售有限。再一个就是营销人员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大多营销人员都没有经过统一的培训,对产品的性能并不了解。且营销手段和管理方法相对落后。这些均会影响产品销售,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品牌数量不多,精品名牌少
产业要提档升级,要搞品牌建设。目前许多乡村都在积极建设当地农特产品的“品牌”。特色农业只有积极打造品牌,才能更好地提升市场竞争力。大湾村的产品到底如何,体验过的人都知道好,但是外人不知道,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导致许多产品“质优价不优”。像我们的“蝠牌”瓜片,茶叶品质很好,但知名度不够。拿到市场去就是干不过“安吉白茶”,这不仅影响了农民增收,还不利于产业长久发展。
四、 金寨大湾村乡村振兴发展建议
(一)强化政府服务职能
一是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大湾村发展的资金投入,有针对性的帮扶。像2016年底在大湾村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在茶园附近新建了6栋总面积4584平方米的清洁化、自动化扶贫茶厂,并完善了道路、厂区绿化等基础配套设施。开展清洁化、标准化、自动化茶叶生产加工,这不仅提升了茶产品质量,提高了茶叶附加值,也解决了茶叶加工销售的难题。今后,政府要持续加大对如“安徽蝠牌茶旅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资金支持。大湾村的民宿生意这几年做的还是很不错的,政府可以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民宿行业来,一来可以扩大规模,二来可以解决村民就业问题、增加村民收入。真正做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受益。
同时政府要积极为农产品的销售拓宽市场,解决分散的农户与市场有效联接的困难,作为长三角的成员,我们可以将目光瞄准江浙沪一些大城市的客户,与一些餐饮、养生保健等产业签订协议,为我们的黄牛肉、山羊肉、灵芝粉的销售扩大市场。同时,相关帮扶的政府单位要与贫困户签订农产品帮销协议,只要贫困户有滞销产品,帮扶干部都按市场价兜底帮销。这样可以有效稳住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扩大再生产。
(二)发展壮大基地规模,保证品牌效应
无规模不成效益。这次出去学习考察最大的收获就是:要做大做强企业一定要上规模,有规模在市场上才能占有份额,你的产品品质再好,再优,别人想消费你没有也是干着急。因此要在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上,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目标,积极采用先进农业设备、技术,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科技含量,依靠科技带动产品品质、品种结构调整。再一个在特色培植上,根据大湾村的实际条件和地方优势,像顾渚村就是集中精力打造民宿,再以民宿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要集中力量扶持壮大和强化已有的特色产业,打造已有品牌,创新名牌,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提升产品档级,拓宽增效增收渠道
首先,要通过科技创新建立农产品质量体系,加快“绿色产品”生产,使农产品在外观、口感口味、营养价值、卫生安全等方面达到市场标准,为打造龙头产品打好基础。其次要提高产品加工环节的科技手段,要引进农业技术人才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先进设备,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以安徽蝠牌茶旅有限公司为例,要在茶叶深加工上做文章。通过提升茶园管理、茶叶采摘、鲜叶收购、炒制加工等方式,促进产品升级,以带动村民稳收、增收,再以茶叶为辐射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再比如,大湾村的马鬃岭,风景秀丽,生态环境极好,境内总面积72650亩,最高峰月亮岩海拔1671米, 活立木蓄积50万立方米。因古木参天,森林原始,盛产灵芝、天麻、贝母、三七、竹节参等百余种野生名贵中药材,我们在带班中经常有学员参观过之后感慨我们竟还有这方宝地。有的想买点当地的土特产,却买不到。真是守着这个聚宝盆不知道变成金。这个也是我们后面发展要重点打造的一个经济增长点。
(四)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知名度
要充分利用大湾村的特色优势,要拥有自己的自主品牌,有侧重点的去进行旅游宣传和农产品宣传,大湾村红色文化丰富,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在宣传中注重以红色带动绿色发展,以红色促进绿色发展。宣传重点要放在吸引力上,同时要积极寻求与旅游相关部门的合作,促进相关旅游专业团队的介入,积极推动农旅融合、文旅融合,促进大湾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乘风破浪”。
初审 | 付紫繁 复审 | 张明 终审 | 吴继彩